土地与歌雄安新区容城县沟市村西河大鼓考察

土地与歌“河北雄安新区民间音乐遗产考察系列”第37期,前36期“雄县篇”,“容城县篇”,“安新县篇”和安新县“同口村”,“圈头村”、“北六村”、“马家寨村”、“郭里口村”、“赵北口”、“关城村”、“大马庄”、“西阳村周家吹打”、“西喇喇地吵子会”、“北曲堤村”、“大王村”、“姬庄村”、“北边吴村”、“增庄村”、“西喇喇地梆子剧团”、“大马庄村评剧团”、“安新县西河大鼓”、“王家寨”、“梨园龙灯会”、“北何庄太狮会”,容城县“北张村南乐会”、“戏剧协会”、“西里村业余梆子剧团”、“西牛营村”、“野桥营村”、“小南头村”、“白龙村“、"西牛村"、“河西村”、“郭村”、“师庄村”、“王村”、“西小里村”、“南文营”等已经刊发,上面视频为西河大鼓《岳飞八百破十万》,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全文”可观看全部14个视频。

悠扬婉转西河调,世态人情鼓韵中

容城县沟市村西河大鼓考察手记

文/齐易

2日下午,考察团队商议3-4日考察摄录沟市村王凤仙演唱西河大鼓的事情,肖建明老师把摄录场地安排在了县里青少年宫的小舞台上。

2日下午前来主动要求我们去考察的师庄村百花舞狮团团长师大军未达目的绝不退走,还在以各种理由说服我们答应他的要求。韩卫华老师看着师大军诚恳的态度,有些过意不去,说要不就抽4日这天录制西河大鼓的空隙,加班录制百花舞狮团的表演。但师庄村是绝对不能再去了,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村里有7拨舞狮团,如果都要求我们摄录还真是无法招架。录制百花舞狮团的表演,就在城里找一个地方。开始说是在县里的文化广场,后来又改为就在青少年宫的操场上,这样摄录西河大鼓的设备可以基本不动地方,顺便录制舞狮表演。达到了目的,师大军团长终于满意而归。

民间有了越来越多主动要求我们前去考察的事例,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按说我们的这种考察,耽误了局内人的时间却又没补偿,人家只有损失,事实上以前也曾经有乐社因为没有物质补偿而拒绝了我们的考察。但是近来为什么会出现了越来越多主动要求我们前去考察的情况?我们的现场考察及视频直播,首先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直接宣传,每天几万人的围观量,极大地扩展了民间文化项目的影响范围;考察摄录研究及出版工作,实际上是把名不见经传、声难传百里的一个个民间文化团体及个人载入史册,青史留名比那一点点物质补偿要重要的多;通过我们的摄录,为一个个民间团体在今天的见存状态留下了音像图文档案(这些东西都要回馈给局内人),这也是民间文化局内人所期望的事情。

田薇在为邵振清乐师拍单人照(齐易摄)

高萍、吴艳辉等老师在记录伴奏乐器三弦的尺寸(齐易摄)

田薇为王凤仙登记个人信息(齐易摄)

演唱即将开始,高萍老师在播报片头(齐易摄)

王凤仙的演唱(齐易摄)

雄县亚古城村音乐会会长史军平就曾说:如果我们自己弄,花几万元钱也未必能把事情办好。你们来了,我们稍耽误点时间就达到了目的;局内人通过我们的考察,与外部社会建立联系,还会在非遗申报、获得演出机会、扩大知名度等方面多有回报。民间文化局内人正是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些远大于物质补偿的种种收获,才有了越来越多主动要求我们前去考察的事情。在能够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给予局内人适当误工补偿,但是那种认为不给物质补偿即是有违田野伦理的“政治正确”,也实在是小看了局内人的胸怀和眼光。

3日早上,河北大学的吴艳辉老师也坐早上的班车从保定赶来参加考察。考察团队的一行人来到容城县青少年宫的小剧场,沟市村西河大鼓艺人王凤仙和他的丈夫兼三弦伴奏邵振清,还有他们的两个子女邵帅、邵丹也来到了这里。趁着韩卫华和耿兆飞拉线布置摄录设备和灯光的时候,高萍、吴艳辉、田薇、张月等人登录艺人信息、拍摄单人照和乐器照片,还仔细地丈量乐器尺寸并做记录。

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了西河大鼓演唱的录制。尽管在河北师大读研究生的王凤仙女儿邵丹事先已经为她妈妈记录了每个唱段的唱词,深知唱词文本与实际演唱差异的笔者还是不放心,安排张月老师在电脑上根据王凤仙的实际演唱进行校对。王凤仙老师演唱的第一个段子是《玲珑塔》,这个唱段唱词较固定,张月稍作修改即可,因此她觉得这活儿好做。笔者暗想:别得意,往后再看,呵呵。第二个段子是长篇《岳飞传》的节选《岳飞八百破十万》,张月才深刻体会到西河大鼓唱词的灵活性,王凤仙的实际演唱与她女儿记录的文本出现了较大差异。前面头板部分速度较慢,张月还能勉强在电脑上随时修改,后面速度非常快的三板片段,令人眼花缭乱接应不暇,只好作罢。

王凤仙和邵振清二人的夫妻档珠联璧合(齐易摄)

安新县西河大鼓艺人刘艳芳赶来补录视频,她演唱了《劝姑娘》《罗成算卦》两个段子,伴奏者是他的儿子王永强(齐易摄)

3日下午的访谈(田薇摄)

访谈后的合影(肖建明摄)

4日上午首先摄录的是百花舞狮团的表演(齐易摄)

头几个段子唱完,边听演唱边修改唱词的愿望破灭了,只好采取老办法:摄录之后再根据录像校对整理唱词。大家商量后决定初步的唱词整理由王凤仙老师的女儿邵丹来做,然后交给笔者校对一遍,再由耿兆飞输入到视频里编辑成字幕。

3日上午一共录制了《玲珑塔》《岳飞八百破十万》《井台会》《丁香割肉》四个段子,这四个段子大都比较长,再加上每个段子之间还要略微休息,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中午时分,安新县的西河大鼓艺人刘艳芳和他的儿子、三弦乐师王永强赶到了容城县,在安新县录制西河大鼓时刘艳芳因为感冒而耽误了演唱,这次赶来做一个弥补。

刘艳芳唱的第一个段子是《劝姑娘》,在王永强的伴奏下,她比较圆满地唱下来了这个段子。第二个段子《罗成算卦》她刚刚唱了几句嗓子又觉不适,气馁地说不唱了。王永强说他妈妈其实嗓子没事,就是有点精神紧张。于是大家一起热情地鼓励刘艳芳,帮助她适应现场的气氛,她才又打起精神来把个不算短的段子唱完。

刘艳芳演唱完,下午王凤仙又演唱了《酒色财气》《罗成算卦》《金风送爽》《宋江杀惜》《偷年糕》几个大大小小的段子。一连气的演唱实在太劳累了,只好告一段落,余下的段子明天再说。笔者又和王凤仙、邵振清商量,能不能再辛苦一下把访谈任务完成?两位老师说没有问题,于是大家又赶紧摆布访谈的场面。

下午约16:30左右,在青少年宫的小舞台上,笔者和高萍老师对王凤仙和邵振清进行了访谈。

百花舞狮团的四狮过球(齐易摄)

百花舞狮团最后的造型(齐易摄)

百花舞狮团在俄罗斯和新加坡表演获得的证书和奖杯(齐易摄)

回过头来赶紧继续录制西河大鼓,韩卫华老师在调整话筒(齐易摄)

王凤仙老师“现挂”一曲

王凤仙(艺名王增敏,增字辈)于年上中学期间入县文化馆的曲艺培训班学习,当时只有15岁的她曾随从安国县聘请来的西河大鼓艺人马良君和容城县西河大鼓名家王书祥(年曾任河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学唱西河大鼓,培训班三个月结业后她即开始了西河大鼓的演艺生涯,开始是跟人家搭班唱小段,后来就是自己闯荡江湖了。当时“文革”刚刚过去,她一边卖艺一边学说《响马传》等长篇大书,后来他还到天津向西河大鼓名家郝燕霞等人学艺,使自己的演唱艺术日臻成熟。王凤仙善于演唱《回龙传》《杨家将》《响马传》等大书,还能演唱《宋江杀惜》《罗成算卦》等30余个小段子。她善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创新腔,尝试将梆子腔的音调融入西河大鼓的演唱,使唱腔有新意。她还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形势需要,演唱当代人写的新词。

王凤仙的丈夫邵振清曾经是她的“粉丝”,曾追随她的演唱足迹到各个村落听她说书。他们结婚后,邵振清又学习了三弦伴奏,从此二人就以夫妻档的方式到各地卖艺演出。今天民间的红白喜事、开业庆典等都是西河大鼓的演艺场合。受城市流行文化的影响,现在年轻人对西河大鼓的感情淡漠了,喜欢听的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传统段子特别受欢迎。

王凤仙老师说,年代参加曲艺培训班学习的30多个学员,今天就只剩她一个人还在说书了。甚至在容城县范围内,吃这碗饭的也就她一个人了。凭着对传统艺术的深厚感情,她认为有责任把西河大鼓的演唱艺术传承下去,在县里文化、宣传、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年秋天她在容城县小学开办了西河大鼓传承班,打算从小学生入手,从中发现艺术苗子,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王凤仙演唱大书《杨家将》片段(齐易摄)

4日中午的午饭是吃的外卖(齐易摄)

高萍老师测量西河大鼓伴奏乐器——书鼓(齐易摄)

西河大鼓的伴奏乐器三弦是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套上假指拨奏的(田薇摄)

吴艳辉和田薇在记录乐器尺寸(齐易摄)

4日早晨,师庄村百花舞狮团的团长师大军很早就带领他的人马来到了青少年宫的操场上,师庄村舞狮的主研人赵聪也带着她的学生李春辉和王彦彦从保定市赶了过来。在王凤仙的西河大鼓演唱之前,大家先把摄录设备架设到操场上,挤时间完成百花舞狮团表演的拍摄任务。赵聪带着她的学生登录完表演者信息拍摄完单人照后,舞狮表演就开始了。不愧是曾经多次出国演出的艺术团,其表演水平非常高,尤其是一些细致刻画狮子神态的表演,细腻传神惟妙惟肖,体现出了表演者们独具的匠心。师大军他们还把在新加坡和俄罗斯表演所获得的奖状、奖杯都带来了,考察者们赶紧拍摄了下来。

录完舞狮表演后,大家又赶紧把设备搬回了青少年宫的小剧场,赵聪带着学生在一个房间内与师大军团长等人以座谈的方式了解情况,考察团队的其他人则在小剧场继续录制西河大鼓。

王凤仙老师今天换了一身黑色绣素花的旗袍,显得非常精神。她一开场先见景生情地演唱了一段“现挂”,把考察团队几个月来的系列工作表彰了一番,还表达了要把西河大鼓演唱艺术传承下去的决心,她的演唱获得了在场考察者们的热烈掌声。

随后她又演唱了大书《杨家将》的《灵堂》《校场比武》《法场》几个片段,有的片段因为久不演唱有些生疏了,多有间断,演唱多次后才算告成。她最后一个中篇段子《苏梅山卖妻》唱完后,全部摄录任务才告结束。临别时笔者嘱咐王凤仙老师的女儿邵丹,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校对她妈妈的唱词,否则一旦错字打到视频里抠都抠不下来,会造成永久的遗憾。

明天的考察对象是晾马台村的吹打班,这个项目的主研人、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萧舒文已经于14:30左右来到了考察团队的驻地尚客优连锁酒店。知道大家还在摄录西河大鼓,她打算自己先坐班车到晾马台村去看看。笔者联系晾马台村吹打班的少班主张策,知道他们的班社正在南王昝村葬礼仪式上演奏,就急急忙忙从青少年宫赶回来开车带萧舒文去了南王昝村。

《丁香割肉》

沟市西河大鼓考察摄录研究成果目录

考察者:高萍齐易吴艳辉张月韩卫华肖建明耿兆飞田薇

考察时间:年1月3日

(一)视频

摄像、制作:韩卫华肖建明耿兆飞田薇

1.演奏

1.1.《玲珑塔》

1.2.《岳飞八百破十万》

1.3.《井台会》

1.4.《丁香割肉》

1.5.《罗成算卦》

1.6.《酒色财气》

1.7.《金风送爽》

1.8.《宋江杀惜》

1.9.《苏梅山卖妻》

1.10.《偷年糕》

1.11.《现挂一曲表心情》

1.12.《灵堂》

1.13.《校场比武》

1.14.《佘太君被绑法场》

3.访谈:

受访:王凤仙邵振清

采访:齐易高萍

(二)图片与说明文字

1.表演者信息

1.1.图片(2张,摄影:田薇)

1.2.文字信息(录入:田薇)

2.乐器

2.1.乐器图片(7张,摄影:田薇吴艳辉)

2.2.乐器文字信息(整理:田薇)

3.考察工作花絮

3.1.齐易摄工作照(附文字说明)

(三)文字

1.考察手记齐易

2.研究文章高萍

《杨家将校场比武》

一个民间、民族和世界音乐的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xx/120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