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历史悠久,人居福地,流传于此的古会庙会很多,也很有特色。
又称十月会。据了解,古老的十月会已经延续了四百多年,商贾、戏曲、游乐、杂耍等都能在古会上看到。每年的农历十月,濮阳县城国庆路上都能看到熙熙攘攘的国庆路,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赶会人。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卖声。一张张笑脸勾出一幅盛世和谐的画面,这便是一年一度的十月会会场之一的商业会场,整个商业会场从国庆路南街处一直向西延伸到濮上路。老城十月会几乎每年都有数万商户前来摆摊做生意,为濮阳县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
除了商业会场外,十月会还是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的汇聚地。
农历三月二十五是南乐县韩张镇传统的面人古会。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如今面人会上的面人种类已发展到80多个品种,多个花样,规模发展到了河北、山东等周边地区10多个县区,与会人员达到20多万人次。
在黄河岸边的公西村,矗立着一座名为二贤祠的庙宇,供奉着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和公西华。相传,二贤祠是唐明皇下诏修建的,为了纪念出生在这里的德行突出的闵子骞和尊师楷模公西华。二贤祠的存在和两位先贤的关系,让闵城村的村民和公西村的村民看起来就像一家人一样。每年农历的4月20日和10月20日,二贤祠都会举办庙会,目的是让后人传承他们的贤孝礼德,弘扬中华孝道文化。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对于濮阳大多数老百姓,是很普通的一天,但对于生活在华龙区东白仓村里的人来说,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从当天起,连续三天都是村里三官庙庙会的时间。三官庙庙会历史悠久,据说唐朝年间就有了,距今有一千多年。年,日本人将庙推倒,将砖瓦拉到别处,以为古庙就此毁掉了,但百姓仍在旧址拜祭。近些年来,经过村里百姓一致同意,又选了新址重建此庙。
每年的三月初五,都是濮阳县火厢头村、宋堤口村、刘堤口村、徐堤口村这四个村子里的大日子——龙聚庙古庙会。据悉,这四个村子每年都会轮流举办这场盛会。关于龙堤庙,据明《嘉靖开州志》载,早在明朝弘治年间,濮阳县有一任县官,名叫李嘉祥。他清廉正直,民众都很尊敬他。濮阳遭遇黄河泛滥,河堤决口,李嘉祥亲临决口处抢险,将乌纱帽抛入决口,以示决心。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终于堵住了决口,保住了生命财产。后人感念其德,修庙纪念,延续至今遂成龙聚庙,古庙会就是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
相传阴历正月十八是帝舜的生日。当天,按照习俗,帝舜故里濮阳县五星乡后堌堆村举办了瑕丘古迹大型庙会,以传承帝舜德政为民的事迹和弘扬孝道文化。每年的正月十八,都会有几万名群众从周围齐聚瑕丘,共同怀念帝舜的丰功伟绩,这也就形成了五星乡一道独特的文化盛宴—瑕丘古迹大型庙会。除了逛庙会,如果交10元钱,还能和其他参会人员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美味的流水席。“万人同吃一锅饭”就成了这个庙会的特色之一。
南乐祭祀造字圣人仓颉,历史悠久,被国家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仓颉文化之乡”,并成立了“中国仓颉文化研究中心”、仓颉陵博物馆。仓颉仰观天象,俯察万物,始制文字,使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相传正月二十四是仓颉的生日,每年此时,仓颉陵附近的百姓都会自发地来赶仓颉庙会。面塑、面人、柳编、赛狗等传统民俗文化成为庙会的一个亮点。民间艺人现场制作面人吸引许多游客,展示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民间技艺。
END
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大濮家装网平台业务合作请联系
业务手机:18439308
业务
点击最下方左下角『阅读原文』
可以报名参加家装建材折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