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类学专题二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下)

洛秦

内容提要:文章第一部分: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20世纪晚期约20年学科发展繁盛多样的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的经验,提出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期,体现为对返观中国音乐传统、历史梳理及民间素材的收集与创作、形态分析、文化认知几个阶段。其转型特征体现为从民族感情及政治倾向走向科学研究及国际化理性思考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过程,这些发展不是替代的转型,而是交替,或并置进行的,是思想发展、学科成熟的自然进程。第三部分:分析和总结音乐人类学在西方和中国发展中的经验,提出21世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明确的学术理念为核心、优秀的人才团队为动力,以及良好的运行方式为保障的学科建设构架上,进行“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的探索。同时,介绍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及中国仪式音乐研宄中心围绕“中国视野中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所提出的学科建设的构想。第四部分:通过对城市音乐人类学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理论的阐释,总结并提出了上海城市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实践及其思考,试图以上海区域音乐研究作为“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探索的个案尝试。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中国实践和经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学科建设;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上海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30

三、音乐人类学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及其学科建设构想

前文提到,在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建构的过程中,有三方面的重要因素促成了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得以发展和深入。首先是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学术思想和观念成为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其次是学术人才和群体构成的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再就是学术机构和学科建设所需要的整体架构和方案,也就是运行方式,使得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意识的自觉性提升有了保障机制。回溯那些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成果大多都是建立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的。

1、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学术思想和观念成为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

在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历程中,萧友梅是最早







































白癜风根治的方法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xx/49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