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名源说大名县澎湃在线

白癜风学术高峰论坛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4078355.html
<

大名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南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与山东省莘县、冠县接壤,南与河南省的南乐县相连,西部、北部与本省的魏县、广平、馆陶毗邻。面积.98平方千米,辖6镇、14乡、个行政村。境内平原为主,漳河、卫河、马颊河,从县境南北穿过,将全县分割为卫(河)东、卫(河)西、漳(河)北三大块。

据《左传》、《史记?晋世家》载:献公十六年(公元前年)晋献公率领太子申生和赵夙、毕万等官员,兴兵灭掉了他们国境西南方的魏国(今山西省芮城北)等三个小国。胜利后,献公把魏国赐予毕万。对此,占卜师卜偃作了占卜,结语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此是始赏开之矣”意思是说,万是盈数,魏有大名,这样赏赐,是天开其福,毕万之后必然要兴旺起来。从此,“大名”二字就成了一个兴旺强大起来的吉词。

唐建中三年(公元年),距毕万封于魏已有年的历史。这时驻在魏州(今大名县城东北5~25里处)的魏博节度使田悦与卢龙军节度使朱滔、恒州团练使王武结盟抗唐命,各自称王,田悦僭称魏王。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为“府”。于是,魏州之名改为“大名府”了,大名府名始于此。

田悦改魏州为大名府,唐朝中央并不予承认,仍名魏州。同光元年(公元年)李存勖即帝位于魏州,国号唐(史称后唐),为取吉兆,将魏州改为兴唐府、元城县改为兴唐县、贵乡县改为广晋县。至后晋,又把兴唐府改为广晋府,广晋县未变,把兴唐县复改为元城县。至后汉乾佑元年(公元年),认为“汉”已代“晋”,府名、县名再叫“广晋”已不适宜。于是追缘唐朝田悦魏州改名之意,将广晋府改名“大名府”、广晋县改为“大名县”。至此,有了大名府,也有了大名县。大名县名一直延续至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xx/158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