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花香果甜逢丰年特色产业挑大梁

  9月22日,在南乐县杨村乡袁家庄村,国储林带与上百亩的“北京茶菊”相映成趣,忙着采花的村民吕焕英却顾不上欣赏:“这些菊花正在盛开期,俺一天可以摘上来斤,算下来净赚七八十元。”

  一块地产生两份收益,又实现了林农增收、林地增绿、生态增效等目标,林下经济铺就的特色产业之路,撑起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结合地域特点及种植习惯,近年来,南乐县制订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农业产业集中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已经实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礼盒装一箱4.5斤,有30多元的也有40多元的。”南乐县谷金楼镇阎李谷金楼村村民李恩信,更愿意称自己为“秋月梨三叔”。在短视频平台收获50万余名粉丝、4万多个网上订单,李恩信说,他的成功源自产业底蕴,“俺镇种了余亩秋月梨,各家各户不仅流转了土地,还加入合作社变‘股民’。”

  南乐县张果屯镇烟之东村不足千人,却发展了一个占地0亩的果蔬种植基地,还建起远近闻名的西红柿科研、生产基地。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战秒说,早在年,他就联合6名党员群众成立合作社,以建棚搞种植的方式促增收,“当时不少人既想加入,又怕赔钱、怕弄不成。”

  赵战秒下定决心,以种植基地为依托,实行支部委员联系片区、党员联系种植户和困难户、党员种植户联系非党员种植户和困难户“三个联系”机制。在启动资金、专业技术上给予困难群众全方位支持,在产、供、销等环节采取“保姆式”服务,逐个指导、随叫随到。“西红柿红火,我们的日子才红火。”烟之东村种植户赵来印说。(记者赵振杰本报通讯员贾红敏王峥)

责任编辑:陈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xw/151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