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临沂的方言,很多特点,竟然一时不知道如何说,还是看看《临沂方言考试》吧:
(答题时间:分钟。满分分)
一、听力题。
1、甲:“Nen看俺这荒子管吧?”
乙:“管莫!沾一故拥就毁了!”
问:乙的意思是()
A、甲的土地很早就荒芜了。B、拒绝为甲照看即将荒芜的土地。
C、不同意甲的观点,认为不耐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甲:“外头天晴木及?”
乙:“下的雾露毛。”
问:乙的意思是()
A、外面已经晴天了。B、外面有露水和雾。
C、外面的雨下的很密集。D、外面雨下的很小。
3、女:“你揍轰么地?”
男:“我在屋顶杭凉快地。”
女:“你作业!”
问:女的意思是()
A、让男的快去写作业。B、认为男这样很危险。
C、问男是否在写作业。D、以上说法都不对。
4、甲:“Nen多近来地?”
乙:“俺夜来来地。”
问:乙何时到来的()
A、深夜的时候。B、没人看见的时候。
C、昨天。D、今天凌晨。
5、甲:“你找死啊?”
乙:“俺又不得为地!”
问:乙的意思是()
A、自己不是故意的。B、不怕甲的恐吓,并要动手打甲。
C、表示深深的歉意。D、甲的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下列属于动物的是()。
A、弥勒钩子B、铁掀
C、麻渣子D、铁猫
2、——我要小汽车!
——给,可拜瞎()哈!
A、踢蹬B、要得里气
C、发偏D、饿扬
3、——哎,老王街他勒媳妇又号人街噶伙了呢!
——你佛你整天()地揍什么?
A、发偏B、掣舌头拉板疼
C、个来个气D、切歇起来
4、“煎饼”在临沂话里叫做()
A、糊豆面子B、甲宁
C、面鼓渣D、磨磨
5、和“坚持坚持”意思相同的是()
A、Yai乎Yai乎B、挤播挤播
C、故拥故拥C、副弹
6、——Nen揍轰么气来?
——我气买了个花镜,香好了!看么()地!
A、板正儿B、皮劲
C、营生儿D、存亮儿
7、用手碰在临沂话里叫做()
A、捅B、呼
C、拆D、乖
8、下列哪个是昆虫的名字()
A、蹬楼山B、各了拜子
C、耶了盖D、毛猴子
9、下列不属于动词的是()
A、斜B、寥
C、拍D、籽
10、“臧文干完了臧文走”的意思是()
A、什么时候干完什么时候走。B、要等到文件写完后才能走
C、要等到臧文走后才能走。D、以上都不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将忙”的意思,并举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2、按照“昆虫”、“哺乳动物”和“冷血动物(不含昆虫)”的分类方法,将下列动物分成三类。
a、沿边乎子b、河么c、毛猴子d、出溜串e、解了猴子f、长虫g、挺听h、当郎
3、简述“信划”和“寻思”的区别与联系。
4、列举几个临沂话里的否定词,如“木”、“拜”等,并写出其与国语相对应的汉字。
五、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国语,要求尽可能作到准确、得体。
待俺原先那时侯,有一份能好地感情搁俺脸前来,俺木夯上管计,叫俺给鼓捣木了。可烙俺心疼死了!要是老天再给俺一个机会叫俺再鼓捣一回地话,俺非得给那个小妮子佛:“吖喇屋又!”要是非得给顶个日子儿,俺信划那就一万年呗
兰陵县有个村原来叫长桑行,想不到现在竟然叫这个名!而且过年你一定会去!
原创:兰陵县改名很成功,代村的名字改的就有点那啥了!
文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编辑
刀笔吏隶
兰陵位于山东省南部,历史上几次改名,最后改回兰陵,可以说很成功。
代村位于兰陵县城西南,是全国劳模王传喜所在的村子,也是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所在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知道,甚至去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改过名字。其实我一直也不知道代村是改过名字的,直到后来它建了村史馆,我去参观,才知道它改过名字。大家猜猜代村原来叫什么?我想你一定猜不到。代村之前叫长桑行,后来姓戴的比较多,改名叫戴村,为了方便书写,又改成了现在的“代村”。长桑行,应该说是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歌“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古代时代村为什么叫长桑干呢?长桑,在历史上是复姓,战国有长桑君。长桑是长桑君的省称,后借指良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代村跟这个长桑君有什么联系吗?现在是无从考证了。其实,代村这个地方很可能应该是种桑的,因为有桑行,所以称之为长桑行。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我家在大仲村,印象小时候村子南边就有一大片桑林,我们叫桑行。我们放了学就去桑行摘桑葚吃,红的、紫的,吃多了流鼻血;那时邻村的小孩经常设卡“短路”,抢我们摘的桑葚,后来两个村的孩子还发生过火拼,石头、弹弓、鞭炮都用上了。我们村和邻村有养蚕的,可见这个地方有这个传统。可惜后来桑树都被刨掉了,改种粮食作物。另外,兰陵县城西边有缯国故城(关于缯国故城,可以参加我的另一篇文章《车辋镇之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吗?》,里面有介绍)。缯,读音有zēng、zèng,是古代对丝织物的总称。苏轼有一首诗,叫《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这里面就提到了“粗缯”,也就是粗糙的丝织品。兰陵县城北边有个纸坊村,分为东纸坊村、西纸坊村。不知道这里是否在古代生产纸张,但是桑树皮可以制作成桑皮纸,这种条件是具备的。城东有个柞城,这里有发掘的遗址。百度百科提到“柞蚕”,说是“中国的一种产丝蚕蛾的幼虫,取食柞树叶并产生柞蚕丝”。而城南则有个芦柞镇,因芦柞村得名。芦,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芦能造纸,柞能养蚕,不知芦柞这个地方是否造纸和养蚕都有?以上这些,说明兰陵在古代除了酿酒,在丝织业上是比较发达的,甚至还有造纸业。兰陵镇还有个作字沟村,据说是仓颉造字的地方。前段时间我去拜访焦子栋老师,他说作字沟正在建“仓颉博物馆”,不知道现在进度如何。据《万姓统谱·卷五十二》:记载,"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我们不知道南乐吴村是否就是作字沟,也不知道他“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观的是哪种鸟和虫,但是人类为了生活而养的虫子,只有蚕一种。从造字上看,蚕是“天下虫”,天下第一虫?蚕吃桑叶会留下痕迹,蚕爬行会留下痕迹,蚕丝织成布、布上有纹路和纹饰,是不是一种复杂的“结绳”?有人说结绳就是在那里系疙瘩,一个事系一个疙瘩,我觉得是胡扯八拉。古时候,字会写在布帛上,那最早会不会直接织在上面?《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而治”是不是织布呢?以上是本人揣测,有待专家学者考证。再说点题外话。中国古代丝织品种主要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不知道罗庄区的“罗”是不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史料记载,西周时期(前-前年)。灭商的周王,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罗庄区境分属鲁国和郯国卿大夫的"采邑"。为啥叫“采”?难道跟“采桑”有关?我们知道,去揪桑叶喂蚕叫做采桑。古人不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就是“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史料有据,战国(公元前-前年)时期,楚灭越灭鲁后,江北广大地区成为楚国的领地,并在长城(今兰陵县长城镇)置襄贲县,罗庄区境分属楚国开阳县和襄贲县。你看,那时候罗庄还是属于兰陵县的长城镇的。(我有一篇《从赵凤砚老师的种竹山房到卧虎山的青龙潭——长城镇之行见闻》,里面有对襄贲县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一下)总之吧,长桑行是一个有历史深度和诗意的名字,似乎更契合兰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气质,可惜不能恢复。我撰此文,只想让更多人知道,甚至期待代村在“沂蒙老街”能打造一个叫做“长桑行”的景点,或者在园中湿地、莲塘旁边种点水果桑和盆景桑,形成一个采莲又采桑的采摘基地,我想总比采摘圣女果果和草莓更有意境吧?庚子年小寒后二日,于云中书房。留言
和
转发
划
到
最
下
方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