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一行真的是南乐人吗建议南乐加快打造

僧一行的籍贯在南乐还是在巨鹿?

袁冰洁/文

僧一行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和释学家,在中国历史的天空留下过灿烂的印记。至今提起一行,人们依然满怀敬仰之情。那么,一行是哪里人呢?他的籍贯到底是在河北巨鹿还是河南南乐,抑或是河北魏县?笔者就此发表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认为南乐应着力打造一行故里。

一行籍贯争议多

打名人故里牌是现今很多地方的做法。一行作为世界上最早测定地球子午线长度的我国杰出的天文学家,其籍贯同样成为很多人争议的话题。长期以来,僧一行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主要有:河南南乐说、河北巨鹿说、河北魏县说。除了这三种外,还有甘肃敦煌说和河南内黄说等,不同地方都会举出不同的史料来印证,让人如雾里看花摸不着头绪。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黄泽岭主编的《风物南乐》一书中这样表述:“一行本命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年卒于长安华严寺。”

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一行的籍贯,那就是今天的河南南乐县。事实上,很多南乐人都相信,一行就是南乐人。但《风物南乐》毕竟是新编书籍,当不得主要文献参考。除了南乐说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说法,那就是巨鹿说。

百度百科这样介绍:“一行,佛法名号,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一说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一说魏州昌乐人(今河南省南乐县)。”

此外,和南乐说相伴相生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河北魏县说。

南乐之说有根据

一行籍贯到底在哪里呢?要弄清这一问题,还得从古籍里来找答案。问题在于,今天所争议的南乐、魏县和巨鹿,都是从文献古籍中得来。

南乐人印证一行的籍贯,喜欢从一行的曾祖父说起。因为按中国的传统,曾祖父的籍贯,肯定也是曾孙的籍贯。一行的曾祖父,是唐初名将、郯国公张公谨。新旧《唐书》说张公谨为魏州繁水人,却说僧一行是魏州昌乐人。按说,曾孙的籍贯和曾祖的习惯应该相同才是,新旧《唐书》这样表说,难道不前后矛盾吗?

其实这并不矛盾,只要弄清楚南乐县历代沿革即可。《南乐县志》记载,南乐县名来自于昌意城,西汉为乐昌县,属东郡。乐昌县在东汉初年废置。西晋时,于原乐昌县故地复设县,更名昌乐,属魏郡。隋开皇三年,从昌乐县西北部分置繁水县,同属魏州。大业元年,昌乐县并入繁水县。唐贞观十六年,改繁水县为昌乐县。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昌乐县更名南乐县,仍属魏州。由此可见,繁水和昌乐指的是一个地方,都为南乐。

濮阳市文史学者史国强介绍,南乐县仓颉陵附近,早期建有一行庙,并曾经出土有文物。不过,一行庙后来被毁,现在所建庙宇,为后人重建。但由此证明,南乐人很早就开始纪念一行了。由此看来,一行籍贯在南乐,算是有根有据,可以成立。

魏县之说也有理

说一行籍贯在南乐,魏县人肯定不高兴了,他们要论一论:繁水和昌乐,前面都有个前缀“魏州”啊,魏州就是今天的魏县啊!

的确如此。据记载,魏县在战国时为魏国都城。秦始皇十九年建棘蒲县于魏域,汉高祖十二年设魏县,属魏郡。三国时属魏州魏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析置昌乐县,属相州魏郡。唐天宝七年魏县省入昌乐县。此后,魏县、南乐县和今天的大名县,在多个朝代分分合合,不断交叉重叠。

根据史书记载,西汉所置的乐昌县,治所在仓颉陵西,魏县边马村一带。隋开皇三年,从昌乐县西北部分置繁水县,治所在繁水镇,位于今魏县边马村北2里处,唐武德五年复设昌乐县,治所仍在边马村一带,武德六年,县治南易至今南乐县谷村一带。同时,今魏县边马村一带还有张公谨墓。《南乐县志》也记载,张公谨墓在“南乐县西三十五里王村堤西旧繁水城南,此位置其实就是在今天的魏县边马村。此外,魏县文物普查人员于上世纪80年代在县境进行文物普查时,也曾在边马村普查到张公谨墓。由此可以看出,一行籍贯魏县说也是史出有据的。

当然,由于在历史上南乐和魏县在行政区划上曾经相伴相生,魏县说和南乐说算是并行不悖,可以说一行是南乐人,同样也可以说他是魏县人。

巨鹿说以误传误

既然南乐说和魏县说都有根有据,为什么又有巨鹿说,并且其影响力不亚于南乐说和魏县说呢?这可能有以误传误的因素。

有趣的是,巨鹿说也是史料有载的。比如,《太平广记》和《宋高僧传》,以及清光绪续修本《广平府志》,都说一行曾祖父张公谨的籍贯为巨鹿。《广平府志》说:“辖县巨鹿有樊水村(亦作繁水村),且传有张公谨墓”。有了史书记载后,后来的研究者就广泛引用,最终使得巨鹿说影响力日益变大。

河北魏县文联的刘卫民,并不同意一行籍贯巨鹿说。他在《一行籍贯在魏县考》一文中,对此做了分析。他认为,这其实这是以误传误。巨鹿县从隋至民国,从未属过魏州或大名府。巨鹿县在历史上确有樊水村(繁水村),但据查却实无张公谨墓,很可能后人因“繁水”关系附会所致。《一行籍贯在魏县考》一文还分析说,巨鹿说以讹传讹,其原因除将魏州繁水县误以为巨鹿县樊水村(繁水村)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巨鹿县原名南栾县,南栾的“栾”字与南乐的“乐”字,繁体字非常近似,“栾”字繁体为“欒”,乐字繁体为“樂”,再加上古读音又相近,极易混淆。古代文献在记录时可能误将“樂”记为“欒”,从而给一行又增添了一个籍贯。

名片还需擦更亮

目前,无论是官方介绍,还是出书出杂志,南乐人都会称“南乐是一行故里”。考虑到昌乐、繁水和大名府、魏郡的关系,这样称呼完全可以说得过去。实际上,历史名人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是一座城市文化命脉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是城市发展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完全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若没孔子,曲阜现在是什么样?若没苏东坡,眉州现在是什么样?

具体到南乐,具体到僧一行,同样如此。作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的名字为众人所知,他的科学探索、创新无止境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正是我们今天城市发展精神的内涵所在。南乐县完全可以深挖一行精神,宣传一行精神,深度研究开发一行故事,打造独具特色的“一行文化名片”。让一行精神成为催生南乐赶超发展的内在动力,让一行故里成为南乐对外宣传的亮丽窗口。

目前,南乐人也认识了这一点,在县城命名了“一行路”,并建设打造了僧一行科创广场。僧一行科创广场旨在纪念僧一行在天文、佛法、数理等领域的卓越贡献,进一步推动南乐县科技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礼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但很显然,从目前来看,南乐一行故里的名字叫得还不够响,一行故里的打造还比较浅显和笼统。希望向来重视文化传承的南乐人,进一步深挖一行故里内涵,搞好一行故里的宣传、策划、包装,将一行故里的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长按







































白癜风元旦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tq/74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