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乡韵岳村集村

初次骑车跨三省游河南,看似很牛,其实也就一百多里的距离,南乐县离老家不算很远,便独自骑车来转了转,逛的第一个村子便是岳村集村。这个村子紧挨着一条大马路,可以通达仓颉陵。河南省的乡村和山东省的会有何区别呢?这样一寻思感觉逛村也很有意思。从一条水泥胡同里进村,有些人家的门外停着三马车,存放着玉米,很接地气。村口有一座天齐庙和一座纪念碑。遇见了一座建造于年11月15号的老房子,还是初次遇见这种风格的老门,而且日期也很详细,这栋老房的建造时间比我的岁数还大,当年兴许是村里的暴发户。村中有一家中西医门诊。周边村庄里的人们和这里的人们一样,一大早就聚集在太阳底下忙活着,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她们做得是草帽的半成品,俗称掐辫子。这里的房子多为瓦房,也有一些二层小楼,胡同里大都铺上了砖路,有些胡同还保留着以前那种窄窄的风格。越往前走,越有乡村气息,街旁有一家“红色记忆”展馆。这个村子很大,边走边看,犹如渐入佳境一般,许多墙上开始出现壁画,再结合现实中的老物件,将乡村与时代完美的结合,这不禁令我想起了成都宽窄巷子附近的那道墙。许多砖瓦拼凑成的一道墙是我很喜欢的一道风景。街边的许多老物件都有着浓浓的乡村气息。村中有一个民艺庭,里面还有一个比武台。这些老宅院真叫人羡慕,那个时代的风格也许是几代人的回忆。宁静的村庄,树影斑驳,仿佛一切如故。村里有个岳红昌民俗博物馆,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馆主用一生时间来收藏一些老物件、古董等等,是一位了不起的收藏家!(更多可参考南乐县探访一家私人博物馆)这条胡同里还有几栋老房子很有年代感,那时的老砖、老瓦、老木门,还有老锁和老去的人。这里贴的春联和北方的春联也有些不同。这里的墙体被赋予了新的色彩,变成了一道新的风景。同一条胡同,这里也是著名相声演员小岳岳(岳云鹏)的老家,胡同里依旧有许多掐辫子的人。这里依旧有“石敢当”的身影。很快就来到了一条大路上。穿过另一条胡同继续逛村,街边有些老房子如今看起来有些低矮,甚至有些房瓦已经脱落,但它又那么真实亲切。有些人家的门外堆积着许多玉米,和我们那儿的乡村风貌很相似,但这里的一些房子又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掐辫子的人无处不在,我用方言跟她们交流,大都能够听懂,两地省份之间的方言还是差不多的。另一条大街的尽头有一所学校,学校门口依旧可以看到掐辫子的人们,这也许是他们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乡村习俗。出来走走,总能遇见这世界的不同之处。兜兜转转,又来到了岳红昌民俗博物馆的门口,这个村子很有代表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短暂的美好回忆。一座乡村,如此安好,值得来此参观一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tq/163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