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歌雄安新区容城县郭村舞狮考察手记

土地与歌“河北雄安新区民间音乐遗产考察系列”第33期,前32期“雄县篇”,“容城县篇”,“安新县篇”和安新县“同口村”,“圈头村”、“北六村”、“马家寨村”、“郭里口村”、“赵北口”、“关城村”、“大马庄”、“西阳村周家吹打”、“西喇喇地吵子会”、“北曲堤村”、“大王村”、“姬庄村”、“北边吴村”、“增庄村”、“西喇喇地梆子剧团”、“大马庄村评剧团”、“安新县西河大鼓”、“王家寨”、“梨园龙灯会”、“北何庄太狮会”,容城县“北张村南乐会”、“戏剧协会”、“西里村业余梆子剧团”、“西牛营村”、“野桥营村”、“小南头村”、“白龙村“、"西牛村"、“河西村”等音乐会已经刊发,上面视频为郭村狮子会中华舞狮团的表演曲牌。

汉代百戏今安在,新区舞狮有传人

容城县郭村舞狮考察手记

文/齐易

12月29日的考察项目是郭村的舞狮。舞狮这类表演形式我们前面只尝试摄录过安新县北何庄村的太狮会,那个太狮会尚处于未走上商业化道路的原生态民间狮子会阶段,而我们今天要考察的容城县郭村的舞狮,是已经由狮子会转而走上职业化道路的民间舞狮团体。

中国的舞狮是民间拟兽舞蹈,起源于汉唐。由于中国古代人认为狮子(古称“狻猊”)可驱邪避鬼能克恶魔,因而被祀为神兽,作为一种驱魔避邪、镇宅招福的象征。汉代百戏里就有“畏兽戏”,北魏杨炫之著《洛阳伽蓝记》记述当年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时,还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说法。隋唐时期的诗人薛道衡、白居易等人也多有形容舞狮表演的诗作。唐代宫廷的“立部伎”里有“五方狮子”的表演,常常用来招待少数民族首领。随着历史的发展,舞狮表演在全国广为普及,并分为了南派和北派两大派系,进而还影响到了东南亚各国。

舞狮作为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郭村肇始于清朝后期。在民国时期,狮子会常常与秧歌会、小车会等其他民间花会形式一起出会表演,在节庆期间为村民增添欢乐。20世纪50-60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狮子会的会员在平时练习和出会表演时,往往还有生产队里给予工分补贴。到了“文革”时期,舞狮表演被当做“四旧”被禁止。直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村里化氏家族的化小更老人凭借儿时记忆,又重新发起复兴了狮子会。大约从年左右开始,狮子会逐渐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发展出七八班舞狮表演团体,主要有胡春来的中华舞狮团、李俊凯的北方舞狮团等,目前村内以舞狮为业者大约有多人。

李建勋老师在登录表演者信息(齐易摄)

田薇在为表演者拍摄单人照(齐易摄)

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在村巷里做踩街表演(齐易摄)

李建勋老师在播报片头信息(齐易摄)

舞狮表演的打击乐伴奏(齐易摄)

年7月我们在容城县做非遗普查工作时,郭村有胡春来和李俊凯同时去考察团队的驻地介绍情况,鉴于他们各自的专业舞狮团体都是从郭村的狮子会演化而来的,就把他们登记为了一个项目。这次的考察摄录工作,也就把这两个表演团体都纳入了计划。经过协商,我们决定上午摄录胡春来中华舞狮团的表演,下午录制李俊凯北方舞狮团的表演。

29日这天一早,考察团队来到了容城县城东约15公里远的郭村。表演场地被安排在了村委会的大院里,胡雨来、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已经用道具车把舞狮表演用的狮皮和桌、球、过板等道具都拉了过来,表演者们正在严寒的天气里穿戴狮皮准备表演。

今天考察团队只来了6个人,人手少而工作量大,大家都自觉地加快了工作进度。田薇找地方为表演者们一一拍照,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李建勋老师和西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李健各用一个电脑登录表演者的信息,韩卫华和耿兆飞根据表演现场的情况布置摄像机的机位,笔者赶紧与胡雨来、胡春来弟兄商议今天表演的程序和节目内容。

大家正在紧张地工作中,突然村委会的院子里一阵吵闹,原来是舞狮团在一次外出表演时出了车祸,使团里的一个小伙子致残,其家里人对赔偿结果不满意,所以想趁着有外人来考察的机会推动一下事情的解决。我们作为非行政部门的外来考察者,确实没有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对于遭受不幸的受伤者,也只能报以同情之心。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深深地感到维持一个职业性民间舞狮团体的不易,各种风险的袭来,常常令组织者难以招架。在村里的干部出面劝阻下,现场终于又归复了平静。

准备就绪后,表演者先在村巷里按照传统的出会方式进行了踩街表演,然后回到村委会。这个项目的主研人李建勋老师播报片头信息,中华舞狮团的固定场地表演开始了。今天他们的阵容非常庞大,一共有10对北狮、2对南狮(南狮造型但也是表演北狮技艺)和两个由单人饰演的小狮子,再加上狮童和现场的辅助人员,外加5名打击乐伴奏者,共有30多人。他们一共表演了“叠罗汉”“背跨”等15个地上花样,“桌上跟斗”“金鸡独立”等10个桌上花样,“单狮站人”“群狮过桥”等9个球上花样。不愧是专业性的舞狮团体,几十个表演花样一气表演下来,也就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中间没有间断和休息。最后全体表演者以一个集体造型结束了整场表演,立于桌上的4只狮子嘴里还吐出了“金狮送祝福”等几个条幅。

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的开场亮相(齐易摄)

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的表演场面(齐易摄)

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表演的四狮过球(齐易摄)

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表演的最后造型(齐易视频截图)

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的多种经营——舞龙表演(齐易摄)

中华舞狮团近年来还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除了舞狮外,他们还兼舞龙。在舞狮表演结束后,他们又表演了舞龙。由清一色的小伙子来舞龙,显得生龙活虎,但是他们的舞龙表演显然没有自己的本行舞狮那样众多的套路。

本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次表演的各个花样的顺序和名称,试图随着舞狮的表演在直播视频上将每个表演花样的名称一一显示出来,但是实际上做不到,一旦表演开始,每个表演花样快速衔接,外人根本不知道究竟是正在做第几个表演花样。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把各个花样的顺序预先做了安排,但是在实际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兴致所致,常常忘记这种预先的安排,而有各种即兴的现场发挥,这些表演花样或增或减或调换顺序,很难完全按照预定的程序表演。

在他们的表演结束后,笔者立即安排田薇回放视频,在表演者的帮助下分辨每个花样出现的时间节点,以便写出表演视频的解说词来。在另一边,韩卫华和耿兆飞把摄像机转移到了村委会便民服务站的办公室,在那里布置访谈的场面。便民服务站里人来人往的非常乱,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只好就将就着在那里做访谈。

场地布置妥当后,大约在上午约11:20左右,笔者和李建勋老师对胡雨来、胡春来二位舞狮团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胡雨来、胡春来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学习舞狮,当时村里的狮子会已经开始比较频繁地接受各村红白喜事的邀请前去表演,那时还只是管顿饭、给盒烟这样的回报。在年前后他们请中国北方舞狮之乡徐水北里的师傅来传授表演技艺以后,他们正式开始走上了营利性演出的道路。最初一场演出的报酬是几百元钱,平均到每个表演者也就约30元。开始是跟着老一辈表演,从年开始他们自己挑班表演了,至今他们已经发展成了三个表演团体的规模,几乎每天都有各地的演出任务。他们的演艺足迹也在不断扩大,开始的时候就是在附近村落,后来逐渐走到了霸州、永清、涿州、保定、廊坊、北京、山西、陕西等各地,每次演出每个表演者有大约元的收入。

胡雨来、胡春来弟兄两个从舞狮的表演者,在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成长为表演团体的管理者,甘苦尝遍,冷暖自知。他们最苦恼的是现在办不下来演出证,在北京等地的演出受到了一定限制。笔者后来向新区管委会领导把这些情况做了反映,说这些民间舞狮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他们自发地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应该予以扶持。这些表演团体不冒烟无污染,还能传播地方文化扩大新区影响,如果给予一定支持,他们甚至可以发展为一个新兴文化产业。新区管委会的领导当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但是不知道现在事情办理的进展如何。

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获得的奖杯(田薇摄)

李俊凯的北方舞狮团的表演(齐易摄)

李俊凯的北方舞狮团的表演(齐易摄)

李俊凯的北方舞狮团五狮过球表演(齐易摄)

李俊凯的北方舞狮团集体谢幕表演(田薇摄)

午饭后再回到村委会的大院,李俊凯的北方舞狮团已经在做表演前的准备工作了。北方舞狮团今天常规性地聚起了6对狮子,他们表演了“双狮上顶”“荷花”等10个地上表演花样,“推小磨”“双狮后空翻”等12个桌上表演花样,“单狮驮人”“五狮过球”等9个球上表演花样,最后以一个集体造型结束了整场表演。他们的狮童特别精神,是戏校的“武把子”出身,翻跟斗非常漂亮。

下午约16:00左右,在村委会的便民服务站,笔者和李建勋老师对舞狮团负责人李俊凯进行了访谈。北方舞狮团最初是在年随吴桥杂技团演出,此后就逐渐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长城葡萄酒厂和怀来县合办的葡萄节,曾特邀他们去演出。还参加过在唐山市的比赛、年11月在苏州市举行的“第十届全国龙狮锦标赛”等,都获得良好成就。他们还经常在县、市级的各种演出、电视转播中演出,扩大了自己团队的社会声誉。郭村舞狮的发展使村里人都富裕了起来,现在村子的许多年轻人都以舞狮获得的收入买了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李俊凯觉得民间专业舞狮团体不好管理,责任还挺大,舞狮是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行业,磕磕碰碰身体受伤都非常难免。虽然都给大家购买了保险,但是万一出了大事,那点保险也难以完全把风险担下来。李俊凯还是村委会的副主任,有了村里事务的羁绊,对自己舞狮团的工作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外面演出常常由自己的家人带队。李俊凯希望雄安新区的成立,能够对这一带的民间舞狮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发扬光大。

应该说传统的舞狮艺术在容城县这一带有着悠久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又自发地迈出了最初的步伐,奠定了一个新兴行业的基础。我们热切希望雄安新区的领导能够给予这个新兴行业以适当扶持,将其作为新区文化的一个耀眼名片,使舞狮艺术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李俊凯北方舞狮团的奖杯与奖牌(田薇摄)

上午对胡雨来、胡春来弟兄的访谈(田薇摄)

下午对李俊凯的访谈(田薇摄)

考察团队与胡春来弟兄的中华舞狮团的合影(肖建明摄)

考察团队与李俊凯北方舞狮团的合影(田薇摄)

郭村舞狮考察摄录研究成果目录

考察者:李建勋齐易韩卫华李健耿兆飞田薇

考察时间:年12月29日

一、北方舞狮团

(一)视频

摄像、制作:韩卫华耿兆飞李建勋李健田薇

1.表演

1.1.《狮童翻跟头》

《叠罗汉》

《双狮上顶》

《双狮顶腰》

《狮子后空翻》

《背跨》

《荷花》

《后空翻》

《狮子双肩人》

《狮童翻跟斗》

《推小磨》

《上顶》

《顶腰》

《头弯度》

《高上顶叼球》

《双狮后空翻》

《小飞机》

《龙头造型》

《甩尾度》

《甩尾度》

《荷花》

《集体造型》

《单狮过板》

《单狮上腿》

以下为桌上表演

《单狮上顶》

《单狮双肩人》

《单狮驮人》

《单狮背人》

《双狮背单狮》

《双狮过球》

《五狮过球》

《谢幕》

2.访谈:

受访:齐易李建勋

采访:李俊凯

(二)图片与说明文字

1.表演者信息

1.1.图片(18长,摄影:田薇)

1.2.文字信息(录入:李建勋李健)

2.乐器

2.1.乐器图片(1张,摄影:田薇)

2.2.文字信息(录入:田薇)

3.考察工作花絮

3.1.齐易摄工作照(附文字说明)

(三)文字

1.考察手记齐易

2.研究文章李建勋

郭村狮子会北方舞狮团表演

二、中华舞狮团

(一)视频

摄像、制作:韩卫华耿兆飞李建勋李健田薇

1.表演

1.1.舞狮

《踩街》

《叠罗汉》

《上腿》

《背跨》

《上头》

《五对顶腰》

《翻跟斗》

《小飞机》

《金鸡独立》

《小荷花》

《翻跟斗》

《大荷花》

《四龙头》

《五龙头》

《上腿》

《上头》

《头弯》

《桌上跟斗》

《金鸡独立》

《推磨》

《顶腰》

《翻跟头》

《头弯上头》

《龙头》

《单狮过桥》

《单腿过桥》

《单狮背人》

《单狮上头》

《单狮站人》

《金鸡独立》

《双狮过桥》

《三狮过桥》

《群狮过桥》

《谢幕》

1.2.舞龙

2.访谈:

受访:胡春来胡雨来

采访:齐易李建勋

(二)图片与说明文字

1.表演者信息

1.1.图片(33张,摄影:田薇)

1.2.文字信息(录入:李建勋李健)

2.乐器、道具

2.1.乐器图片(11张,摄影:田薇)

2.2.文字信息(录入:田薇)

3.考察工作花絮

3.1.齐易摄工作照(附文字说明)

(三)文字

1.考察手记齐易

2.研究文章李建勋

郭村狮子会北方舞狮团访谈

一个民间、民族和世界音乐的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tq/120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