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纸牌的鼻祖叶子戏古人的娱乐活动

如今很多人在闲暇之余喜欢打麻将和纸牌,但关于他们的来历,有超过90%的人都不知道,这篇文章我们简单聊一聊。一、来源纸牌,麻将的前生其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发明,名叫“叶子戏”。发明人是谁?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1、在中国很久之前的古代,当时是楚汉战争时期,有个叫韩信的大将军非常善于领兵大战,因此在战争之余,为了缓解将士们思念家乡的心情,并充实战士们的文化娱乐活动,类似于后世的企业文化。发明了这种游戏,供士兵们空闲娱乐来玩耍,后流传于民间。2、唐朝时期,魏州昌乐,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南乐县,有一个和尚名叫张遂,法号“一行”。这位在当时也是一位知名人士,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对天文学有着重大的贡献,还编制了《大衍历》。那么叶子戏跟一行大师有什么关系呢?据说,最开始的叶子戏是一行大师为玄宗李隆基和宫里宫女们玩耍所发明的。到后来很多文人大夫也开始玩耍,慢慢普遍。关于叶子戏的考证有很多,比如明朝陈继儒写的《品外录》中说:唐懿宗有个女婿叫韦保衡,他们家的人都喜欢玩叶子戏,有一天公主和她婆家的家人通宵打了一夜。类似于这样的文献还有很多。并且在现代,英国的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所学的《中国科学历史》一书中,同样认为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二、叶子戏1、为什么叫叶子戏呢?其实从字面意思我们就有了答案,因为叶子戏的牌面很小,只有叶子大小。古代中国的娱乐活动很少,所以叶子戏也在百姓中得到了推广,并因此有个叫叶子青的人还专门写了一本《叶子格》的书,讲的就是叶子戏的玩法说明,由此可见那时候叶子戏就有了广泛的群总基础了。2、玩法叶子戏的玩法随着朝代的更换也有着不同的改变。不过主体结构与后世差不多,大压小、手里的牌不能被别人看见、出牌后牌要让别人看见,方便推算手中还有什么牌等等。不过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随着朝代的更替,叶子戏的玩法就多了起来。五代十国时期,李后主的皇后在叶子戏的基础上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叫《金叶子格》北宋时期,杨大年又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叶子彩名红鹤,别演为鹤格”。这种玩法一直延续到了明代,明人方以智的《通雅》云:“叶子格曰鹤格,犹今之纸牌也。”到了明代,因为白话小说开始盛行起来,所以给叶子戏的制作和玩法注入了新的元素,比如,根据水浒传的人物制作而成的纸牌就在当时很火,在明人陆容写的《菽园杂记》之中记载,到了明朝中期,从当官的到普通百姓都喜欢玩叶子戏,如果有人说不会玩,还会被别人给嘲笑。3、与酒的关系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还有很多酒桌上的小游戏。在古代同样也是如此,在古代有很多酒令工具都与叶子戏有关,比如《水浒叶子》就是其中之一。规则也是很有趣,就是将酒牌扣在桌子上,众人依次揭牌,并按照酒约的规定决定谁喝酒,比如:“神行太保戴宗”,酒约是“步健者饮”,那么走路快的人喝。其实看规则还是挺有趣的。叶子戏是中国古老的游戏,同样是我们后世人玩耍纸牌、麻将等的鼻祖。如今的纸牌已经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盛行,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与规模。这也是我们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如果您喜欢打纸牌与麻将,或者身边有朋友喜欢玩纸牌与麻将,不妨将这些知识告诉他们,宣扬中国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lezx.com/nlxfc/16372.html


当前时间: